1.认知仔猪断奶水肿
实践中我们可以经常观察到,断奶后第一周仔猪通常吃1~2kg教槽料,并以大约1:1的料肉比生长。这种高效率被认为是断奶仔猪的一种品质,很少有人质疑这些效率数据,甚至大家都热衷于追求教槽料的低料肉比和高日增重。然而,断奶后第一周的仔猪体组织中实际体蛋白和体脂并没有明显增加,与理当蛋白沉积量、脂肪沉积量的差距非常大。
那么,断奶后第一周仔猪的1~2kg增重来自哪里呢?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断奶仔猪的体重增加是由健康组织生长以外的因素引起的!通过对断奶前后仔猪体组织中各成分含量变化的数据研究发现,断奶仔猪体重增加是通过水分增加实现的,这就是断奶水肿现象。
仔猪断奶水肿是早期断奶(21~28日龄)养殖方式和高升糖能力营养模式下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病理状态,其严重程度由与断奶日龄相关的仔猪适应能力和与教槽料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含量相关的升糖能力决定。
断奶水肿在早期和超早期断奶的猪群里非常普遍,例如,21日龄左右断奶,在数小时内就会有70~80%的仔猪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由此在未来一周内能导致1kg左右的“水增重”。不过随着日龄增大,仔猪的生理适应和调节能力随之增强,断奶水肿现象也会逐步消失,通常这一过程至少持续7天以上。在此之后数天,仔猪会经历一个体重增长较为缓慢的阶段,因为滞留在体内的水分会逐步排出体外,进而拉低由蛋白质和脂肪沉积带来的真实增重。这也是为什么在饲喂7天左右教槽料切换到保育料后,保育料前几天增重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断奶水肿本质上是仔猪对碳水化合物代谢不顺畅的并发症。通俗的讲就是,由于仔猪吃了超过其代谢能力的高升糖教槽料,导致血糖升高过快,机体无法及时处理掉体内的葡萄糖,不得不通过提高血液和组织内水分含量来稀释葡萄糖。当前市面上的“水肿型教槽料”还是比较多的,突出表现就是料肉比很低,这点虽然可以成为产品的一大特色,但却在生理健康上给仔猪带来了很大负担,并不利于断奶应激的及时恢复、肠道屏障的转换修复、免疫系统的成熟强化,同时也会抑制正常的蛋白质和脂肪沉积。
2.仔猪断奶水肿的危害
现在不少人认为,断奶水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我们很难回到让仔猪大日龄自然断奶的养殖模式,既然采取了早期断奶(21~28日龄)模式,仔猪就应该出现水肿,没有必要过多干预;断奶水肿也是必然的生理现象,因为我们很难做到人工营养与母乳的无缝切换,由此造成的各种断奶应激现象本身就很多,相比之下断奶水肿只是九牛一毛,没有必要过分担忧。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认知,是因为我们对断奶水肿的危害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断奶水肿与其他断奶应激现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了解还不够透彻。
我们可以先自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断奶水肿后的水都存在了仔猪身体的哪些地方?是的,存在了肺里、存在了心脏里,存在了五脏六腑里;存在了肌肉里、存在了淋巴里、存在了水能到达的所有组织里。这些因水肿而来的水,并不能够正常参与体内循环和代谢,因为这些水在细胞内外并没有足够的蛋白质等来结合它们成为结合水,反而成为了游离水,甚至还会集聚形成积液,导致代谢异常和组织、器官功能异常。这些多余的水,在肺里会影响呼吸,在血液里会影响血液循环,在肌肉里会影响蛋白质沉积,在淋巴里会影响免疫反应,在肠道里会影响屏障健康……
在断奶水肿的众多危害中,我们最容易感知的就是肠道粘膜水肿经常成为诱发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断奶后,仔猪肠道的生理模式经历着剧烈的变化,这个生理转换可以形象的概括为“奶肠到料肠转换”。其中,“奶肠”是指以母乳为营养来源并适应于消化母乳的肠道模式;“料肠”是指以饲料为营养来源并适应于消化饲料的肠道模式。从奶肠到料肠的转换过程涉及到肠道形态结构变化,以及肠道的代谢、消化、吸收、免疫、微生态等模式的转换,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耗时数天的过程,期间出现任何不良因素的干扰都会阻碍其进程。肠道是多水的器官,因而也是断奶水肿首当其冲产生不利影响的器官,其伤害重点体现在粘膜水肿上,导致肠道屏障的功能受损和肠腔内的营养消化、吸收障碍,诱发渗透性腹泻、炎症性腹泻、感染性腹泻。
“水增重”固然再多,也是虚膘,并且水肿后机体很难恢复到正常的物质沉积效率,对仔猪后续的生产成绩产生不利影响。我们需要的是仔猪健康的、真实的增重。在难以舍弃早期断奶模式的行业大背景下,我们还是应从导致仔猪断奶水肿的生理机制出发,通过改善教槽断奶营养模式来预防和减少断奶水肿的发生,进而提高断奶猪群的健康水平和后续的生长绩效。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河南新逻辑营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